咨询热线:
今天来说下这轮行情最大的热点:反啥啥,这个事情目前争议也很大,咱们争取一次性搞清楚,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为什么反啥啥可以点燃股市?
到目前为止,大家对反啥啥的争议还很大,因为很多人觉得收缩产能这件事不利于消费,毕竟砍掉产能也意味着更多的人会降低支出,但实际上未必就是你要通过砍掉产能才能反啥啥,提高产能需要做什么呢?其实就是向银行贷款,这两天非常火爆的「外卖三国杀」,为什么这三家敢于重金投入?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融资便宜啊!就像前两天,某宝不是还公告要融资120个亿港元用于国际电商业务。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贷款,低息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当然这两年资金都在债市里面,但不代表有能力的企业融资困难,相反那些大企业就是利用相对比较低迷的阶段攻城略地,所以你会发现,光伏行业都这样了,要不是三令五申,还在那里啥啥呢,说到底不就是大企业基于成本优势扩张嘛!
所以2018年,我们去产能的时候,看看央妈做了啥?加息啊!当时1年存单利率和10年国债利率同时飙升。债市进入了一轮大熊市中。
但是对于当时的股市来说,却是央妈越是加息,股市越是表现得好,原因何在,因为市场预期企业利润会回升啊,所以 反啥啥,就是对股市最大的利好!央妈要加息。
二,加息怎么是利好?
很多人会看不懂,怎么加息是利好,不是降息是利好?我之前说过,美联储降息,我们降息是利好,但实际我们现在以前是提前降息,当时就是为了抢出口,如今其实随着出口基本开始尘埃落定,那么在美联储降息之前,再降息意义就不大,而且对于国内制造业来说,还会形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还是生产的想法,这就很可怕,一旦加息,企业自然会降低生产率,物价也会上来,消费也会好,现在美联储迟迟不降息,对我们来说,也不可能就一直裹足不前啊!
两权相害取其轻,很多政策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的适合,关键看现在要发展哪一块,我们做投资也是一样,你没有说一定会涨,只能相对具有优势,那么这个优势就是成本优势。行情再好,也只有成本足够低的个股才会有绝对的实力。
很多人对于找一只好股票感到苦恼,觉得很难,但实际这是因为你入手的角度有问题,或者说趋同了,其实从做生意的角度出发,真正的好股票都有一个前提,成本可控。就算是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巴菲特也很注重控制成本,在他2023年的股东信中就谈到了这一点,7年13亿买了4亿股,折合每股成本是3.25元美元,而从1988年到1994年的7年间,可口可乐公司股价最低是35美元,即便可口可乐早已不是市场中最令人激动的股票,但是凭借着过人的成本优势,巴菲特依旧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可不要在拿什么价值投资来说事,就算是价值投资也不妨碍控制成本,任何一个机构投资者,它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持仓成本是否安全,而多数普通投资者考虑的是什么?是能盈利多少,之所以每次都是我差口气就要赚钱了,不就是你对成本没概念吗!
三,机构的成本
那么机构的成本如何才能看出来呢?机构成本很难看出来,但我们可以知道哪些行为是机构在做成本,显然就是在某个狭窄区间内反复震荡,只要找出这个区间,那么机构的成本区域大致就知道了,于是乎也就不难把握机会了。
由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用传统方法自然是很难识别,但是我们通过大数据统计工具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看下面的个股:
这是「四方科技」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和传统的走势图相比,图中橙色柱体就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机构库存」数据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同时为了大家关注交易行为,我特意把K线涨跌给隐藏了。
这只股票是2024年「9.24」行情中很有故事的一只,9月底到10月份涨幅超过40%,而整个10月涨幅比他好的不到200家,算是表现不错的吧,而且这只股票在当时流动性泛滥,炒小炒差的氛围中,绝对属于特立独行的那一类。毕竟这是一只典型的白马股,业绩增速始终在10%以上,市盈率还不到20倍,咱不谈成长性,光谈业绩的稳定性,我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为啥这只股票做起来了呢?从数据上看的是很清楚的。很明显,股价尚未启动的时候,「机构库存」数据已经开始活跃,说明机构本就有心想做,之后便是压着股价不动,这不就是典型的在做成本,一旦成本降下来之后,拉升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嘛!
实际小票也是这个思路,不是说小票都会涨,一定是成本做下来的才会涨,比如下面这只股票:
这只股票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川普概念股「川大智胜」,如今已是带星,妥妥的纯粹炒概念,至于说抄懂王概念,我想这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这是一张名牌,但问题何时打出来呢?其实在第一个涨停板之前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是从数据上来看,该股的「机构库存」数据实际在股价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活跃了,显然机构又开始做成本了,一旦成本做下来,就是一路上涨。
但是有些即便是所谓的小盘股也是一路下跌,并没有因为小盘股的身份得到资金的青睐,就像下面这只股票:
这是「华统股份」,标准的中小盘个股,很显然,机构几乎没有做成本的机会,股价也只能是短暂上涨后继续回落。
所以重要的不是炒,而是看机构的成本是否到位!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今天来说下这轮行情最大的热点:反啥啥,这个事情目前争议也很大,咱们争取一次性搞清楚,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
转自:扬子晚报 7月8日上午,南京市玄武区少儿图书馆“穿梭太阳系”主题活动在一楼亲子阅览室举行。小朋友们跟随老师一起了解太阳系,认识八大行星...
止血粉 成份:马勃25克、丝瓜络10克、白芷10克、花蕊石25克、白芨10克、枯矾20克、陈石灰10克、冰片2.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研匀。 功能:止血、消肿、...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日本、菲律宾昨日举行领导人会谈,双方同意扩大安全领域合作,反对用单方面力量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